济南大学纪委新版
廉洁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洁教育 >> 正文
纠风工作被提到前所未有高度,专项治理项目部署历年来最多――2005纠风热点扫描
发布时间:2005-03-29 发布者: 浏览次数:

●纠风工作处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促进依法行政的交汇点上,这四个方面都包含着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的内在要求

●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将随着一个个问题不断被克服和解决而越来越好,人民群众的利益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越来越好的维护和发展

2005年的纠风工作,被前所未有地提到这样一个高度: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衡量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的重要标志,促进依法行政的有效措施。

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国务院纠风办主任李至伦3月21日在全国纠风工作会议上指出,这四个方面都包含着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的内在要求。

透视2005年纠风热点,专项治理项目是历年来最多的一次,但主题依然鲜明而集中:群众利益至上!

土地征用:“四个必须”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

到2005年1月,1999年以来全国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拖欠的175.46亿元补偿费均已足额偿付到位,清欠率达到100%。

但国土资源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元指出,当前一些地方盲目圈占土地、乱占滥用耕地等现象仍时有发生;征地补偿标准偏低、费用不及时到位、安置不落实等损害农民利益的问题仍程度不同地存在。

针对征地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保证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国土资源部要求,今后征地工作要切实做到“四个必须”,即必须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必须充分征求被征地农民对补偿安置的意见;必须在征地补偿安置费用足额到位后才能动工用地;必须公开征地程序、补偿安置费用标准及使用管理情况。对违法、违规和滥用行政权力侵犯农民合法权益的行为,有关部门将依法严肃查处。

城镇房屋拆迁:先补偿安置、后实施拆迁

2004年全国城镇房屋拆迁规模比2003年下降了40%以上;新拆迁项目基本解决了补偿资金不到位和拆迁安置不落实问题,因拆迁上访从去年7月起呈平稳下降趋势。2004年,建设部等9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坚决纠正城镇房屋拆迁中侵害居民利益的问题。

据建设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刘志峰介绍,2005年,城镇房屋拆迁规模控制在去年的水平,实施城镇房屋拆迁计划审批和备案制度,严格拆迁审批程序。健全拆迁公示和听证制度,严格拆迁行政裁决程序,做到“阳光拆迁”。禁止采取拆迁费用“大包干”的方式进行拆迁,严禁采取停水、停电、停气、停暖、阻断交通等野蛮拆迁、违规拆迁手段,强迫拆迁居民搬迁。

刘志峰特别强调,坚决纠正“重货币补偿、轻实物安置”的做法,坚持“先补偿安置、后实施拆迁”。凡补偿资金不到位、安置方案不落实、被拆迁人没有得到依法合理安置的,一律不能实施拆迁。进一步健全对被拆迁居民的保障机制,全面推广最低单价补偿和最低总价补偿制度。

企业重组和破产改制:完善民主程序,提高职工说话“分量”

在国有企业重组改制和关闭破产中,开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专项治理工作事关职工的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2004年,国资委等5部门开展了纠正企业重组改制和关闭破产中侵害职工利益问题的专项治理工作,有关政策基本得到落实,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告诉记者,2005年,将加快地(市)一级的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建立,形成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整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从组织上保证国有企业改制和关闭破产中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工作责任落到实处。坚持依法规范操作,从制度建设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遏制国有企业改革操作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坚持和完善民主程序,落实企业改制方案必须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涉及职工利益的安置方案必须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讨论通过等有关规定。

农民工工资:加快立法,防止和及时解决新的拖欠

四川农民熊德明或许没有想到,由于她向温总理反映拿不到工钱的“勇敢行为”,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引起了世人关注。2004年,中央纪委把坚决纠正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作为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的一项重要任务进行了部署。截至2005年2月,全国上报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为337亿元,已偿还334亿元,2003年年底前拖欠的农民工工资绝大部分已经偿还,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

今年,国务院继续将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作为纠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重点就是加快建立预防和解决拖欠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防止和及时解决新的拖欠。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崔会烈介绍说,一是建立完善企业工资支付制度,重点推动建筑企业依法建立规范的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二是全面建立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对企业欠薪或存在的欠薪苗头,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查处;三是积极建立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使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制度化;四是全面推行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制度,将企业工资支付情况作为评价企业劳动保障诚信等级的主要依据之一,对违法企业降低信用等级,并依法向社会公布;五是加快研究起草《企业工资条例》,进一步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加大对拖欠工资行为的处罚力度,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加快当地工资立法。

企业排污:重点查处5类问题

浙江省长兴县蓄电池行业污染造成500多名儿童铅中毒;四川沱江水污染造成近百万人饮水困难……企业违法排污直接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威胁到群众的生命安全,容易引发社会的不稳定。

将集中治理整顿企业违法排污列为今年全国纠风工作的重点,写进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工作,表明企业违法排污已不仅仅是单纯的环保问题。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汪纪戎告诉记者,这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执政理念。

“今年将继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汪纪戎说,对群众反复投诉严重影响群众健康而长期得不到解决的环境问题,开展清查,由政府挂牌督办,限期解决,公开查处。查处重点是,严重影响群众健康的连片污染;长期不正常运行的用国债资金建设的污水处理厂;重污染行业突出环境问题的整改,以及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火电、水泥、造纸、铬盐等行业的清理;淮河、太湖、黄河、三峡库区、南水北调沿线、晋陕蒙宁交界地区等重点流域、区域工业污染源超标排污;矿产开发、交通、能源等基础建设项目违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引起的突出环境问题等。

汪纪戎说,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将加大打击力度,使环境违法者不仅无利可图,在经济上还要付出不可承受的代价;使环境监管失职者不仅承担良心和道义上的谴责,还要受到严厉的行政处分。

办班收费发证:三个取消、一个纠正

培训办班的部门和行业众多,办班项目五花八门,如某地一研究所所长曾经在10天内收到各类培训办班的通知、邀请信30多件;有的培训班仅两三天的时间,培训费就高达2000多元;有的3天培训5天观光旅游,甚至把培训班办到了俄罗斯、“新马泰”等地……监察部副部长、国务院纠风办副主任屈万祥痛斥了党政机关及其所属单位乱办班、乱收费、乱发证等问题。

据了解,作为中央纪委五次全会部署的一项新的重要工作,治理整顿的重点是各级行政机关所属或管理的事业单位、中介机构、社团组织等超职能、超范围、超计划的收费培训办班项目,做到“三个取消、一个纠正”:依照已废止的法律法规或已取消的行政许可项目设立的,法律法规已修改但仍依照修改前的法律法规设立的,坚决予以取消;利用和借助行政权力强制或变相强制、要求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参加的,坚决予以取消;违反工商管理登记和物价审批有关规定的,坚决予以取消;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擅自扩大培训范围以及其他违规收费的,坚决予以纠正。

屈万祥指出,乱办班、乱收费、乱发证问题危害很大,侵害了群众利益,损害了党政机关的形象,同时也滋生和助长了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因此,对那些出于经济利益驱动乱办班的单位,依法实行严厉的经济处罚,并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对借培训办班搞公款旅游或乱发钱物等不正之风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以培训之名非法敛财甚至搞诈骗活动的,要依法予以处理;对违反规定参加培训的开支一律不予报销。

教育收费:学校乱收费,主要负责人停职检查

“今年治理教育乱收费重点是规范各级各类学校收费行为。”教育部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田淑兰告诉记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一费制”收费政策,由“全面推进”发展到“全面实行”,阳光收费。凡违反“一费制”规定和向享受“两免一补”政策的学生收取教材、教辅材料费用的,一律按乱收费处理。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执行“三限”(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政策。高校今年不出台新的收费项目和提高收费标准,招生工作严格执行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录取信息、考生资格、群众投诉渠道、违规事件查处结果“六个公开”,重点治理“违规录取、招生乱收费和中介诈骗”三个突出问题。各级各类学校凡发生与招生录取挂钩的乱收费,一经发现,将立即责令其主要负责人停职检查,再依据规定处理。

教育收费涉及千家万户,治理教育乱收费几年来一直是纠风工作的重点。2004年通过专项治理,各地共减轻学生负担39亿元。但是,当前治理教育乱收费的形势仍然比较严峻,挪用挤占教育经费和搭车收费现象仍时有发生。

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教育公平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田淑兰说,中央决定对3000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的中小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千方百计确保占20%的贫困家庭大学生能够得到国家助学贷款。我们应该把这些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把党中央的温暖送到每一位贫困学生的心坎。

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四条举措正行风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为群众反映强烈,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是原因之一。经过治理,2004年,医务人员收受“红包”的现象有所减少,上交回扣、“红包”、开单提成涉及金额4947.1万元;各地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总金额779.2亿元,向患者让利约101亿元;24种抗感染类药品的价格降低,可减轻群众药费负担35亿元;全国共查处医药商业贿赂、假劣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违法医药广告案件总计7.35万件,案值12.9亿元。

但在成绩面前,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很冷静。他说,由于一些涉及体制、机制的深层次问题尚未解决,收受回扣、“红包”、乱收费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卫生系统的纠风工作离群众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

据了解,今年坚决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重点是加强行业监管。一是强化对医疗服务的监管,严禁科室私设小金库,取消科室经济收入与医务人员个人报酬直接挂钩的承包办法,促进医务人员合理检查、合理用药;严格执行《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统一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内容。二是强化医药价格监管,加大降低药品虚高价格的力度。三是强化药品生产流通监管,推行网上评标和采购,支持平价药房建设,坚决取缔非法药品集贸市场,确保农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经济、方便。四是强化对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和广告行为的监管,严肃查处商业贿赂。

农民负担:确保农村税费改革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过去的一年,对广大农民来说,是福音频至,好事连连。通过减免农业税、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全年可减轻农民负担301亿元;通过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和粮种补贴,给农民带来144.5亿元的实惠;通过对涉农收费开展专项整治,减轻农民负担114.68亿元……

而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在全国大范围、大幅度减免农业税,到明年全部取消农业税。话音刚落,全场掌声雷动。

保证贯彻中央精神不走样,切实造福广大农民。农业部副部长牛盾介绍说,2005年的减负工作主要是监督检查农村税费改革各项政策的执行,确保落实到位。重点查处三类侵犯农民利益的案(事)件:一是涉及农民负担的恶性案件、严重群体性事件和造成重大影响的其他案(事)件。二是挪用、克扣粮食直补资金,侵吞、挪用土地征用补偿费,不落实农业税减免政策的行为。三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各种巧立名目加重农民负担的行为。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李盛霖则透露,今年将继续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务工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不再出台新的专门针对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的审批手续和收费;进一步治理农业生产性费用和经营服务性收费中的乱涨价、乱收费,对化肥、生产用煤实行最高限价,保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基本稳定;继续开展涉农收费的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农村中小学教育收费、农民建房收费、国家取消的收费项目和降低的收费标准、农民进城务工收费等涉农收费政策执行情况。

十运会:抓好赛风树形象

今年10月,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将在江苏省举行。赛风好坏将直接影响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我们国家的形象。国家体育总局正积极采取措施抓十运会的赛风问题,如兴奋剂检查数量将比九运会增加20%以上。

在3月21日召开的全国纠风工作会议上,李至伦特别强调,各省(区、市)监察部门和纠风办对此要给予应有的关注,督促当地体育主管部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加强对运动员、教练员及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管理,严格遵守十运会的各项竞赛规程、规则和纪律。如因赛风问题造成恶劣影响的,要追究有关体育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的领导责任。

李至伦说,各省纠风办要把这一精神传达给本省体育局的主要领导同志。

2005年,一些专项治理老项目仍值得关注。如治理公路“三乱”力度不减,力争在年内实现全国所有公路基本无“三乱”;扩大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工作的成果,切实纠正假停办、假划转、假分离以及党政部门利用职权摊派发行等问题;整顿统一着装工作重点解决个别部门遗留的违规着装问题。

新项目要抓出成效促深化,老项目要巩固成果求长效,2005年纠风战鼓声声急。但正如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国务院纠风办主任李至伦所言,我们的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将随着这一个个问题不断被克服和解决而越来越好,人民群众的利益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越来越好地维护和发展。

2005年,让我们期待。(本报记者 史文杰)

(中国廉政报道网)

济南大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Jina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