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江南,桃红柳绿,莺飞草长。而经过两年廉洁文化洗礼的浙江省杭州市的校园更是春光明媚,生机无限。校园美,心灵更美,请随记者一起来领略一下学生心灵深处荣辱观的可贵变化吧―――
“事实证明,没有一个统治者能将财富和权力永远地传给后代,先辈们留给我们的永恒的遗产只有高尚的气节和高贵的精神。”“今天的‘清贫’,更应是一种永葆清正廉洁之心和甘于清白贫苦生活的崇高的思想境界。”……也许你很难相信这些优美的文字、深刻的思想是出自于中学生,但这就是学生们经过“敬廉崇洁”教育浸润后的真情实感。
在廉洁文化进校园之前,杭州市教育部门曾对200名初一学生做了一项“你身边最大的诱惑是什么”的调查,结果排名第一的是钱,第二的是当班干部,第三位才是荣誉。在对当班干部这个问题的分析中,学生认为它是个诱惑的原因有四种:一是“酷”,感觉高人一等;二是可以支配他人,让他们听我的话;三是提升工作能力;四是有更多的机会服务同学。
调查结果令人堪忧,同时也坚定了杭州市启动廉洁文化进校园的决心,正如杭州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叶明所说:“要让青少年们触摸古今中外美好的心灵,在幼小的心灵播种高尚的种子,增强他们走向社会的免疫力,不能带病成长。”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2003年初,杭州市在上城区8所中小学校开展“敬廉崇洁”启蒙教育试点,为拓展党风廉政教育新空间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廉洁教育纳入德育教学计划,“敬廉崇洁”教育读本成了孩子们的最爱
廉洁文化进校园是无经验可循的开拓性工作,“这样的教育一定要找准廉洁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决不能搞一阵风,要定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计划。”杭州市纪委书记叶明下了“军令”。
但怎么开展,仍然需要摸索。
先行试点的上城区成立了由教育局领导、教育专家、特级教师组成的专家组,他们在广泛调研和反复酝酿的基础上,首先给廉洁文化进校园工作确立了五项原则,即正面引导原则、可接受原则、心理保护原则、整合原则和浸润原则―――
中小学生年龄小、思想单纯、判断是非能力相对较弱,对他们开展廉洁教育,必须以正面引导为主,以切实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实践中,则既保持“敬廉崇洁”的教育特点,又使教育的内容、方式符合青少年的认知规律,不搞“高、大、全”,使其更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学生。“敬廉崇洁”启蒙教育要纳入学校德育教学计划,并与学科教学、主题活动、课外活动有机结合,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活动,使“敬廉崇洁”启蒙教育拥有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同时要在教育的深度、广度等方面按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展开与小学、中学各个阶段相适应的教育活动,使青少年学生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浸润中,树立廉洁的意识和观念。
原则确立,教学内容也就随之确定。“敬廉崇洁”启蒙教育的主要内容为理想信念教育、基础道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法制意识教育和德育一体化模式,即通过榜样引路,培养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发掘和凸现各学科中有关廉洁的知识点,与平时的德育活动有机结合,形成分年龄、分时段的“敬廉崇洁”教育序列,整合教学资源,探索德育教育的一体化模式。
随即,《敬廉崇洁启蒙教育小学生读物》、《敬廉崇洁启蒙教育中学生读物》也免费发到了学生手中,这套图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古今中外优秀人物的动人“画卷”,既有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漫画、格言,又有动人心魄的人物故事、诗词、警句。据调查,95.9%的学生喜欢看《敬廉崇洁启蒙教育读本》,因为“读本里的故事常常能感动我们”。
经过廉洁文化洗礼后的学生说,“只有走高尚气节之路,才是通向无悔人生的阳关大道。”
“‘敬廉崇洁,反对腐败?不会吧,它可离我们的生活太远了!’这也许是我、你以及同龄人的共同想法,不过,当你读完《敬廉崇洁启蒙教育读本》后,说不定就会改变了想法,因为我就是这样……”这段话来自杭州市开元中学初二(4)班沈F明同学的读后感,他的变化真实地代表了绝大多数同学经过廉洁文化洗礼后的心路历程。
“敬廉崇洁”启蒙教育,让学生不仅仅停留在知道和懂得的层面,而是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自己的心灵去体验、自己的脑子去思考、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从而与心灵真正地发生碰撞,真正地震撼和信服,这才是廉洁文化进校园的最终目标。
2004年4月,有关学校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的结果令人振奋。99.5%的学生认为通过活动受到了教育;94%的学生明确表示不羡慕坐公车上学的同学;90.8%的学生表示会劝说父母做官清廉、不收贿赂、秉公办事。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敬廉崇洁教育已在学生的心灵上留下了烙印。江城中学一位学生在读了《高贵的灵魂》一书后充满感情地写道:“草木总是向着阳光生长,人类更应该崇尚阳光。只有走高尚气节之路,才是通向无悔人生的阳关大道。”
如果因为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抛弃了固守“清贫”的革命意志,思想在物欲的冲击下就可能发生畸变。我们今天所谓的“清贫”,更应该是一种永葆清正廉洁之心和甘于清白贫苦生活的崇高的思想境界。这是开元中学初二(3)班俞莹在看了《读书和做人》之后的心得体会。
有一句话说得好:“天上鸟死于贪食,水中鱼死于诱饵”,那么人呢?就如天上鸟、水中鱼,一旦贪了财也必死无疑。为国为民,流芳百世;贪财贪色,遗臭万年。做一个好人,会让你终生幸福。―――天地实验小学周倍娴的日记让我们感动着……
“敬廉崇洁”教育使教师的思想也得到升华,灵魂得到净化
“‘敬廉崇洁’教育首要的是改变教育者自己。”一个个活动,一次次教育,在使孩子受到启蒙的同时,也使教师们的思想得到升华,灵魂得到净化;同时,也留下了自己的思考―――
“我们的孩子并非生活在真空当中。”开元中学的钟少华老师说,“他们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腐败现象不可能不闻不问,我们不可能把他们的眼睛遮住、耳朵塞住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的社会。希望学校和家庭一起努力,在重视知识教育的同时,重视道德教育,共同构建一片孩子成长的净土。”
“孩子们能不能看懂读本?会不会不理解其中的含义?”活动刚开始,邮电路小学的杨帆老师还不无担心,“可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读本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道理,通过一幅幅生动形象的漫画展示、一个个脍炙人口的故事讲述,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使他们懂得了应该如何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
天地实验小学郑建军老师说,我带孩子们去参观于谦祠、于谦墓地,祭奠这位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明朝官员。整个参观过程,孩子们表现出的,是犹如去植物园或到下沙摘草莓般的愉悦。我一度怀疑这样的主题教育的效果,直至读到孩子们的观后感,我方才觉得我的想法需要改变―――孩子们的心其实已为之所动,愉悦的、不经意的表情,隐藏了孩子的心灵的印迹。
“培养学生从小敬重有操守、重清廉的古今人物,崇尚重名节、轻名利的情感,仅靠教材和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赵依平老师建议,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要靠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合力、形成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家长纷纷表示,“只有在萌芽状态注入养分,才会有一种伟大的力量支撑你不断地向上走”
学生的课业负担重,已成了家长心中永远的“痛”,如何在给学生进行廉洁教育的同时,又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杭州市是颇动了一番脑筋的,“廉洁文化”进校园工作也因此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并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只有从萌芽状态注入养分,才会形成未来牢固的观念和良好的社会氛围,才会有一种伟大的力量支撑你不断向上走。开元中学李红的家长说,“敬廉崇洁”教育很有必要,一定大力拥护和支持。
在当今推行的素质教育中,应该大力提倡“敬廉崇洁”教育。邮电路小学张帆的家长说,一个孩子来到世上,首先应该学会的是怎样做人,只有学会了做人,才能去学做学问、做事情。评判一个学生,也不能光看分数高低,还应该看品德的高低。“敬廉崇洁”教育更有助于培养综合素质的人才。
家长们一封封热情洋溢的建议书,表达了他们对“敬廉崇洁”教育的支持。
“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不能让孩子‘带病’成长。”“敬廉崇洁”教育在社会产生了激荡和共鸣
杭州廉洁文化进校园工作虽然是试点,但一石激水激起千层浪。应该说,杭州市“敬廉崇洁”启蒙教育已经在社会上产生了激荡和共鸣。
“敬廉崇洁”启蒙教育,就是为了让青少年们触摸古今中外美好的心灵,感受古往今来高尚的思想,走近廉洁、走向崇高。正如浙江省纪委领导所说的:“对未成年人开展‘敬廉崇洁’启蒙教育,使他们从小就了解反腐倡廉的有关知识,树立‘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意识,培养正确、积极、健康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这不仅是对中小学生的启蒙,也是对全社会的启蒙。”
教育部领导对杭州市的做法给充分肯定:杭州这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贴近学生实际,积累了一些好的做法,难能可贵,比较目前全国各地的试点工作情况,杭州在这方面是最成熟的。
在采访中,一次听到市民这样说,贪污腐败为人民所深恶痛绝,清明廉洁为人民所期盼,反腐倡廉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这决非一朝一夕能彻底解决的。青少年生长在鲜花丛,生活在蜜糖中,接受“敬廉崇洁”启蒙教育,对他们以后的人生、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是有益的。
探索是有益的,经验是宝贵的。杭州廉洁文化进校园的星星火,必将迎来春色满神州
创新不易,创新可贵。作为新生事物,杭州市廉洁文化进校园留下了探索者的汗水,也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统一认识―――廉洁教育与娃娃有关。认识统一,才能行动坚决。杭州市不断用事实统一认识,努力克服党风廉政教育与普通百姓无关,更与青少年学生无关的片面认识,充分认识“敬廉崇洁”启蒙教育对于塑造整个社会廉政文化、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意义,从而为扎实推进此项工作提供了思想保证。
尊重规律―――注重渗透不要“两张皮”。为有效防止“敬廉崇洁”启蒙教育与学校教学“两张皮”的现象,一方面应充分尊重教学发展的规律,不打乱学校正常的教学计划,不给学生增添额外的学习负担;同时,应充分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将“敬廉崇洁”教育与日常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一体化的德育教育模式中实现“双赢”。
针对特点―――启蒙要适合青少年“胃口”。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敬廉崇洁”启蒙教育不同于成年人,更有别于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政教育,为此,应根据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注意把握好启蒙性。在教育实践中,既要保持“敬廉崇洁”启蒙教育鲜明的特点,又必须使教育内容、方式方法贴近学生,符合学生的现实生活、思想实际和认知规律。在教育内容上,要注意正面引导;在教育形式上,要注意灵活多样、寓教于乐。
营造氛围―――产生“小手牵大手”的良性互动效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也是一项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的积极参与、配合和支持。在中小学校开展“敬廉崇洁”启蒙教育,要在全员参与、全程渗透、时时关注、人人重视上做文章。与此同时,要利用教育的双向性,通过“小手牵大手”,达到学生与家长、教师、社区以及更大范围人员的互动。在互动教育中,营造有利于反腐倡廉的良好社会氛围。
杭州市纪委书记叶明谦虚地表示,他们的廉洁文化进校园工作刚刚起步,下一步要在全面推广和深化上下工夫。今年9月,“敬廉崇洁”教育将在杭州市的中小学全面推开。
我们相信并期待,今天播下廉洁种子,必将迎来春色满神州!(陈晓哲 方东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