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地方在对干部进行廉政教育时,经常会帮助干部算这样一笔账:如果从现在算起,干到60岁退休,你可以拿到多少工资和奖金,退休后又可以拿到多少退休金,两项相加,就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目”。但如果因贪污、受贿等受到党纪政纪的追究,不仅丢了“乌纱帽”,砸了饭碗,可能还要在牢里蹲上几年,弄得身败名裂,得不偿失。
这种计算方法,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教育警示作用。最起码,可以使干部在作出违纪行为之前,认真“掂量”一下这样做到底“值不值”,从而可以避免一些违纪行为的发生。但是,仅仅算这样的账是不够的,这只能是个人的“小账”。试想,如果贪污、受贿的数额超过那个“可观的数目”,那又该怎么办?因此,教育干部学会算账,除了教育干部算好“小账”之外,更应该教育干部算“大账”。
何为“大账”?依笔者之见,“大账”主要是教育干部算一算党对干部成长的“教育账”,腐败行为对党和国家的“损失账”,对党风社会风气的“影响账”。
算“教育账”就是要好好算一算,党和国家为培养一名干部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从读小学、中学、大学甚至研究生,从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到领导干部,有多少人为你铺过路,多少社会资源被你占用,国家为你作出多大的付出。
算“损失账”就是要好好算一算,国家培养了你,正是希望你为国家效力的时候,你不仅不能效力,反而可能使国家遭受大的损失:可能因你的受贿而使工程成为“豆腐渣”,可能因你的挪用、豪赌而使本部门乃至当地的经济秩序遭受严重破坏。有的损失是可以挽回的,但有的损失却永远无法挽回。
算“影响账”就是要好好算一算,因为一个人的违纪,从多大程度上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使我们党的形象在人民群众中受到多大的损害。要知道,党风问题可是关系到我们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呀!
“小账”好算,但很不够,“大账”算清楚了,思想的“弦”才不会放松。只要我们的干部能够把“大账”算明白,“小账”也自然会清楚,头脑就会清醒,当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时,就能做到拒腐蚀、永不沾。
(中国廉政报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