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13-11-05 07:13
近日,中央纪委下发了《关于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的通知》,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严禁用公款购买、印制、邮寄、赠送贺年卡、明信片、年历等物品。
11月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做客人民网,围绕从贺卡禁令看反“四风”问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小小贺年卡,可能会成为形式主义的载体、官僚主义的遗毒、享乐主义的先兆、奢靡之风的媒介
“小小贺年卡,内有大文章。”高波说,“贺年卡造成了公共财政和公共资源的巨大浪费。据环保部门计算,如果1千万人平均每人寄1张贺卡,要砍掉接近3000棵10年生的树木,还要耗电1万度、排放废水3万吨,从全国层面上看,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
高波认为,贺年卡等物品不但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一次污染”,还可能造成党风、政风、行风方面的“二次污染”。比如,它可能是形式主义的载体。一个贺卡,各部门之间、领导之间、上下级之间收收发发成了一个规定动作,内容千篇一律。很多单位的贺卡、年历,因为上面有明确的时间标志,往往不能连续使用,没有用完就成了废纸。它可能是官僚主义的遗毒,像一些单位团购的贺卡、年历,它负载了权力的属性,因此被老百姓认为是“官样文章”。它还可能是享乐主义的先兆和奢靡之风的媒介。现在有一些单位的贺卡,包装越来越豪华,有的贴金箔,有的还附有光盘、纪念币,附加值远超本身价值。
对公款购买贺年卡这样的“小恶”出重拳,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对公款购买贺年卡这样的小钱、‘小恶’重拳出击,主要有三方面的意义。”高波表示,首先,是树立了一个导向机制,针对生活当中那些“习焉不察”的坏习惯、潜规则,抓早抓小,防止人们跟风随大流,小问题被“养大”。其次,是构建倒逼机制,防止“破窗效应”,就是通过追本溯源,缩减“三公”经费,围剿藏污纳垢的特权土壤。第三是强化震慑机制。往往是小处、小节的问题,对党群干群关系起到非常不好的作用。这次贺卡禁令充分显示了中央反腐败的决心,正如群众所说:“治得了标,治本才有盼头。”
净化不良社会风气,关键在于“正本清源、移风易俗”
对于一些网友“如何净化不良社会风气”的提问,高波表示:“关键在于‘正本清源、移风易俗’。”
“首先是要建构新型的、文明开放的价值观、财富观、幸福观。”高波认为,可以通过大众传媒宣传推广新的节庆文化、节日文化、礼俗文化,对社会成员宣传推广更加文明健康的饮食观、养生观和娱乐观。“另外,就是要移风易俗。腐败治理是一个社会净化工程,需要群策群力、社会协同。”
“抓作风的问题,要在监督上下功夫。现在反‘四风’已与巡视工作相结合,我们还可考虑与舆论监督、审计监督等进行有机结合,做好监督这篇大文章。”高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