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改革开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年,也是大力推进政府机关廉政勤政建设的一年。
过去的一年,各级政府和各级监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紧紧围绕解决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加大专项治理力度;紧紧围绕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切实解决政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行政行为,更深入、更扎实地开展廉政勤政建设,取得了新的明显成效。
把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作为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
2004年,按照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四个坚决纠正”、加大“四项工作”力度的要求,各级监察机关和纠风办会同国土资源、农业、审计、建设、国有资产管理等部门就土地征用中侵害农民利益、城镇拆迁中侵害居民利益、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侵害职工合法权益以及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等8个方面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坚决维护群众利益,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初步得到解决。
全国共清理出拖欠、截留、挪用征地补偿费175.46亿元,已偿还175.38亿元,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足额偿还;清理出拖欠农民工工资336亿元,已偿付331亿元;对城镇房屋拆迁和国有企业重组改制、破产中的违规违法行为进行了纠正。查处各种教育乱收费4.75亿元,清退3.15亿元,教育收费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中“开单提成”、收受“红包”、乱收费等现象有所减少。通过农村税费改革和治理乱收费,减轻农民负担415.68亿元,涉农负担恶性案(事)件大幅度下降。监察部参加国务院组织的16起特大事故调查,对64名负有领导责任的县(处)级以上干部追究了责任。
坚决维护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统一性、权威性和有效性
2004年,各级监察机关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充分发挥监督检查职能,严肃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为。
根据国务院要求,监察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配合下,对江苏铁本钢铁有限公司违规建设钢铁项目进行了核查,严肃查处了这起典型的地方及有关部门严重失职违规、企业涉嫌违法犯罪的重大案件。通过专项治理,全国共清理出各类开发区6866个,已核减4813个,占总数的70.1%;规划用地面积压缩2.49万平方公里,占原面积的64.5%。
监察部和地方各级监察机关还积极参加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专项整治工作,会同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和国家质检总局严肃查处了安徽省阜阳市劣质奶粉事件,对此案所涉及的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浙江、福建等11个省(区)劣质奶粉问题进行了督查。会同人民银行、公安部研究建立打击利用洗钱进行贪污等违法犯罪活动的信息共享与合作调查机制。参加了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南水北调东线治污工程、整治汽车配件市场等工作的专项检查,促进了市场经济秩序的进一步规范。
用发展的思路、改革的办法,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过去的一年,各级政府和各级监察机关认真研究和查找行政体制、行政管理方面存在的容易滋生腐败的薄弱环节,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财政管理制度、投资体制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2004年,经过严格审核和充分论证,国务院决定第三批取消和调整审批项目495项。至此,国务院各部门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共取消和调整审批项目1806项,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各省(区、市)共取消和调整审批项目22220项,废止和修订规范性文件11073件,不少省(区、市)还制定了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办法。各地共建立政务(服务)大厅3314个。全国性及中央部门和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约90%纳入了财政预算管理,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中央改革试点部门达140个。监察机关就防范和查处投资活动中的违纪违规行为进行调研并提出了措施。产权交易市场逐步规范。政府采购规模达到2000亿元。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面展开。
坚持从严治政、依法行政,大力推进政风建设
“红顶商人”、超标准配备小汽车等问题,一直为群众所关注。2004年,各级政府和各级监察机关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权力观和政绩观为重点,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清理和纠正。全国共纠正超标准配备小汽车11528辆;纠正8079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违反规定兼任企业领导职务的问题;清理出党政领导干部拖欠或利用职权批借给亲友的公款25.06亿元。
监察部和地方各级监察机关始终保持办案工作强劲势头,突破了一批大案要案。2004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66705件,结案166590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170850人,其中县(处)级干部5966人、厅(局)级干部431人、省(部)级干部16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的4915人。严肃查办教育乱收费案件6342件,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4352件,医药商业贿赂、价格违法、假劣药品等违纪违法案件73500件,中央企业重组改制等方面违纪违法案件2128件。
在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廉洁从政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同时,各地区各部门建立行政服务中心和行政投诉中心,实行“一站式办公”、“一个窗口服务”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各地行政投诉制度逐步建立。全国市(地)县级政务公开全面推行,乡(镇)政务公开逐步深化。质询听证、网上投诉、电子政务等在一些地方和部门逐步实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广泛开展。
监察部高度重视发挥行政监察在促进廉政建设中的职能作用,把加强和改进行政监察工作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内容,摆在了突出位置。在全系统开展了严格依纪依法办案的专题研讨活动,加强以坚持依法执纪和主动接受监督为重点内容的纪律教育和作风建设。《行政监察法实施条例》颁布后,监察部抓紧起草《监察机关调查处理政纪案件证据规则》,修订《监察机关举报工作办法》、《监察机关实行回避制度暂行办法》等规定,进一步规范监察机关履行职责的权限、措施和程序,依法监察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